平時不看連續劇的我,偶爾也會因為身邊大量的人推薦而心動,一旦進入,就會窩在裡面很長一段時間。比如《甄嬛傳》,先看小說,再看全劇,上網查評論,接著就可以拉上Athan以此歡度週末,時相討論。然後推薦給媽媽,陪她看,她不懂的地方講解給她聽。媽媽原本一聽就排斥:「一堆女人鬥來鬥去有什麼好看的」,經過我一步步引導與講解,她瘋狂愛上,完整刷過兩遍後,仍是凡重播必開電視,看看是不是自己喜歡的段落。以上是我的跳坑標準步驟,包含分享給我最親的兩個人。(弟弟不喜古裝劇,無法撼動分毫。)

  這回因為身邊幾乎所有人都在看《琅琊榜》,我也決定跳坑,按照上述步驟。在看完原著小說後也。琅琊榜結束,梅長蘇選擇了在北境戰場鞠躬盡瘁的結局,蕭景琰目送真愛出征不再歸來,霓凰郡主等來一封吾妹親啟信,我也痛哭流涕不能自已,上網搜尋同人文,不管是長蘇配霓凰,還是林殊配景琰,只要是喜劇收尾就好,安慰了幾天又深感虛空,忍不住開始看起由梅長蘇、蕭景琰、藺晨和靜妃四個演員擔綱主角的《偽裝者》。

  一連看了同一個劇組兩齣電視劇,讓我發現,原著小說先行,電視劇卻後來居上,是更完整、更受青睞、極力擴大目標觀眾群的作品。其中增添的、加重的、更改的、刪除的種種改動,想必都有他們的用意。《琅琊榜》、《偽裝者》這兩齣戲都有些東西藏得深、說不明,但只要仔細看、多看幾次,線索其實很清楚。至於為什麼要隱隱約約、模模糊糊,我斗膽推測,說清楚講明白可能就過不了審查了。

mystery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  周遭很多人都看琅琊榜,有些人覺得謝侯爺在景睿生日宴的人物設定崩壞了,這麼老奸巨猾的人,怎麼會因為小小宮羽幾句話就方寸大亂、調兵遣將,反而把事情鬧大呢?現場這麼多人難道全部滅口還能被饒恕嗎?不滅口難道不怕這些人講出真相嗎?
  我必須說,正因為謝玉老奸巨猾,所以一定會這麼做,調兵遣將不但不是方寸大亂,反而是思慮周密的表現。
  謝玉在意的不是宮羽,不是現場其他人,而是卓鼎風。

mysteryA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